新闻导航
最新新闻
- 广东律师热议贺荣部长在律师工作座谈会上所提“五点希望”的讲话精神(三)
- 中共广东法开律师事务所支部委员会开展“做党和人民群众满意的好律师”主题活动之“民法典”法治宣传活动
- 法开律师所党支部积极开展《妇女权益保障法》宣讲活动
- 中共广东法开律师事务所支部委员会开展“宪法宣传周-宪法进社区”法治宣传活动
- 中共广东法开律师事务所支部委员会开展“圆梦微心愿活动”助学活动
- 中共广东法开律师事务所支部委员会开展慰问困难党员、老党员暨结对共建主题党日活动
- 广东法开律师事务所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之企业法治体检活动
- 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动漫宣传片
- 中共广东广东法开律师事务所支部、广东法开律师事务所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之送法下乡村活动
- 广东法开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广东法开律师事务所 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之送法下乡村活动
阅读信息
来之不易的公正判决
吴华林诉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人身损害赔偿案重审,于2008年1月8日下午2点零10分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作出了一审判决,并进行了公开宣判,北京市各大媒体到庭进行了采访,当法官宣读到本案“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判决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承担80%的责任,赔偿吴华林医药费.伤残赔偿金等共计人民币五十余万元和精神损害抚慰金三十万元人民币时,吴华林.姐姐吴华雯.妻子等失声痛哭,他们喊出了“法律是公平的!”在场的法官、律师、记者等每一个人无不为之动容。当吴华林的妻子跪在律师的面前失声痛哭,不停的喊着“谢谢律师!谢谢律师!”时,律师的眼眶也溢满了泪水。太激动了、太感慨了,这样的结果真是来之不易呀!这是三年多当事人和律师、各方人士、各个法律部门、各新闻媒体的不懈努力的结果,也是对法律的公平正义充满信心的结果。
自2004年9月29日吴华林被北京地铁轧伤, 2005年1月4日吴华林向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北京地铁公司赔偿, 2005年11月3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驳回起诉,吴华林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 2006年3月20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2006年5月18日吴华林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提起申诉, 2006年12月5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公开开庭审理并作出裁定,撤销原一审、二审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理; 2007年3月1日吴华林再次向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递交了起诉书,经过几次开庭审理,终于有了公平、公正的判决。
这个公平、公正的判决真是来之不易,它让人们付出了太多的能量,它让人们付出了太多的等待,它让社会付出了太多的成本,它让受害者付出了太多的无奈和心灵的痛苦、精神的折磨。在人类文明达到今天这样的高度,在一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国度里,在建设和谐社会成为主旋律的今天,这是一个不和谐的音符,我们的法律工作者应该深思反省,我们的司法实践中再不能出现这样的现象了。著名的法学 家江平教授说:“我所作的只是呐喊”,我们应该加入到 江平教授的行列,共同发出“呐喊”,让震耳欲聋的“呐喊”声唤醒人们的良知,唤来社会的良风,唤来法律的公平和正义。
2008年1月8日晚于北京
吴华林诉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人身损害赔偿案重审,于 2008年1月8日下午2点零10分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作出了一审判决,并进行了公开宣判,北京市各大媒体到庭进行了采访,当法官宣读到本案“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判决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承担80%的责任,赔偿吴华林医药费.伤残赔偿金等共计人民币五十余万元和精神损害抚慰金三十万元人民币时,吴华林.姐姐吴华雯.妻子等失声痛哭,他们喊出了“法律是公平的!”在场的法官、律师、记者等每一个人无不为之动容。当吴华林的妻子跪在律师的面前失声痛哭,不停的喊着“谢谢律师!谢谢律师!”时,律师的眼眶也溢满了泪水。太激动了、太感慨了,这样的结果真是来之不易呀!这是三年多当事人和律师、各方人士、各个法律部门、各新闻媒体的不懈努力的结果,也是对法律的公平正义充满信心的结果。
自2004年9月29日吴华林被北京地铁轧伤,2005年1月4日吴华林向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北京地铁公司赔偿,2005年11月3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驳回起诉,吴华林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2006年3月20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2006年5月18日吴华林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提起申诉,2006年12月5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公开开庭审理并作出裁定,撤销原一审、二审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理;2007年3月1日吴华林再次向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递交了起诉书,经过几次开庭审理,终于有了公平、公正的判决。
这个公平、公正的判决真是来之不易,它让人们付出了太多的能量,它让人们付出了太多的等待,它让社会付出了太多的成本,它让受害者付出了太多的无奈和心灵的痛苦、精神的折磨。在人类文明达到今天这样的高度,在一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国度里,在建设和谐社会成为主旋律的今天,这是一个不和谐的音符,我们的法律工作者应该深思反省,我们的司法实践中再不能出现这样的现象了。著名的法学 家江平教授说:“我所作的只是呐喊”,我们应该加入到 江平教授的行列,共同发出“呐喊”,让震耳欲聋的“呐喊”声唤醒人们的良知,唤来社会的良风,唤来法律的公平和正义。